向大家問個好,順便說說國內的情況。近一年來換匯是個熱門的話題。
首先在這裡跟大家通報一下,在國內銀行的取美元現金越來越不方便了。比方說,人民銀行規定每人每天可以取一萬美金,可實際操作上銀行通常最多只讓你取5千,他們會要求你5千以上的要提前預約。現在這個土政策變得很隨意,有時候只讓你取3千,有時候跟你商量只給你2千,等等,這些我已經漸漸習慣了。前幾天吃過午飯去工商銀行取錢,居然碰到一塊錢美金都取不出來的事情。銀行還是那句話,你需要預約。偌大一個國有銀行,專營外匯業務,在營業時間內居然連一塊錢外匯備用金都沒有了,真的讓人很難理解。我當時就怒了,讓櫃員把經理找來,對著經理髮了一頓火。我說:你們營業時間內居然一塊錢都沒有,那我要你們銀行賬戶幹什麼?我索性把賬戶關了,把我所有的錢都取走,存到滙豐銀行里,豈不是大家都方便?經理估計這種場面已經見多了,對我不溫不火地說,先生你取美元是需要預約的。我說;是嗎,你們有時候告訴我5千以上需要預約,有時候說3千以上需要預約,今天索性說一塊錢也要預約,你們的政策呢?拿出來我看看。你白字黑字地拿得出來,我就貼在我的辦公室里,保證以後執行。那個經理當場就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種事情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在用這種軟性的、迂迴的方法控制外匯的流出。過去兩年,人民幣對美元已經貶值了約10%了。儘管政府表面上波瀾不驚,每個人依然有5萬美元的換匯額度,但採用種種軟性的限制越來越明顯,比如非貿易項目下的用匯,境外購買保險等都越來越難。我們公司下面有一個小的子公司停業了,關一家公司的收尾工作繁瑣無比,把賬戶里的錢匯給母公司被銀行百般刁難,至今好幾個月了,分文劃不出去。明眼人應該能看出國家的外匯保有狀態不樂觀,大量的外匯在通過各種渠道流出中國。在生意場里打拚的人,應該都明顯地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的陣陣寒意。僅僅兩三年,這裡的風水全變了。朋友中有製造業的、貿易業的、零售業的,見面喝酒都說生意很差。說起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本來是一手好牌,卻打爛了”。各種滋味,大家自己去體會了。不過也有例外,一個做投資兼并的朋友最近生意還不錯,剛剛幫國內的一個財團收購了歐洲的一傢俱樂部。
在國內觀察近幾年經濟方面的政策導向,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政府往往會提出一個高大上的目標或口號,聽上去合情合理也切中要害,然後在具體執行上,做一大堆跟那個目標背道而馳的事情。你把前後事情放到一起,很難想像這些事情是同一個人乾的,某些學者把這個稱為中國經濟的多目標錯亂現象。舉個例子說,政府這幾年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叫“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一方面又不斷地向腐爛低效的國企注資,最好的例子就是東三省。2003年以來國家已經三次出台全面振興東北的政策措施並採用轉移支付的方式注入巨量資金,僅2016年一季度就注資6000億。東北特鋼7個月內9次違約,就這樣的爛企業,國家居然一度提出債轉股的方案,這是讓市場來配置資源嗎?2015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並提出了鼓勵開放商降價這個說法,當時聽了覺得有點希望了,國家終於在房地產市場走出了正確的一步。可過去一年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大家都知道了,以信達地產為代表的央企在全國各地瘋狂炒作,不斷製造地王,引發房地產市場又一波瘋狂的加槓桿,房價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時候大約又漲了20-30%。這樣的房價,把華為這樣的優質企業都從深圳逼去了東莞,別的實體企業真不知道怎麼生存了。說好的去槓桿,降成本呢?
說起去庫存,去產能,煤炭行業應該是出演了一出十分滑稽的戲。今年2月份,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正式提出去產能任務,進一步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提出用3年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產能。8月11日,發改委發布《關於煤炭去產能專項執法行動開展情況的通報》,批評煤炭行業去產能明顯滯後於時間進度,於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差距很大,要求在11月底完成全年任務。看來國家對於煤炭去產能是認真的。不料,僅僅一個月後,9月8日,發改委召開會議,啟動穩定煤炭供應、抑制煤價過快上漲的預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據此向神華集團等煤炭企業發文,允許有條件增產。國家發改委23日在《理性看待當前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堅定不移推進化解過剩產能》一文中再次重申堅定不移去產能,將採取適度微調政策,在日增加煤炭產量30萬噸左右的基礎上,近日擬日增加產能規模50萬噸。發改委提出增產的理由是“我國煤炭產能嚴重過剩、供大於求的趨勢沒有根本改變,但局部供應偏緊、煤價上漲”。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照例說,局部地區煤炭少了,說明你這堅持了7個月的去產能措施剛剛開始見成效。既然全局煤炭依然嚴重過剩,距年初國務院提出的任務差距很大,應該繼續堅持去產能呀。價格略一波動,你又去增產了,這算什麼回事?再說了,既然“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你應該讓市場去調節煤炭供應,達到全局平衡,要你發改委去“擬增產50萬噸”幹什麼?一個大力推進市場化的地方,要你做什麼計劃呢?都讓你計劃好了,還要市場幹什麼呢?馮侖一次在人大政協講話的時候,半開玩笑地說政府那隻閑不住的手,一直在企業的懷裡亂摸。一時成為名言。好幾年過去了,那隻閑不住的咸豬手看來是越來越肆無忌憚,開始全方位到處亂摸了。有時候在生意場遇到一些事情十分感慨,我們說起來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搞了很多年了,現在我們的經濟體,卻越來越像計劃經濟了。
由於在外企工作,這幾年與政府機構打交道不多。為數不多的經歷是跟社會保障之類的機構,此外因為業務原因,跟稅務部門打了一些交道,尤其是去年國家擴大營改增和推進現代服務業之後,又多了一些跟政府部門打交道的理由。總的來說,依然是臉難看,事難辦,規則很模糊。給我印象尤其深的是稅務系統年輕的工作人員一副十分傲慢、居高臨下的的嘴臉讓人十分不舒服,他們的言語舉止中缺乏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平等和尊重,有時候你問一個非常常規的問題,對方眼皮都不抬一下,吆喝你去某個地方排隊。碰到這種事情,心情就比較糟糕,恍惚中似乎時光倒流了很多年。我本人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對方是稅局的一個20多歲的姑娘,其實穿著還是挺得體的,帶著近視眼鏡,如果是在街上碰見,怎麼看也個有著三分書卷氣的年輕姑娘。可她坐在櫃檯里那種不加掩飾的傲慢和慵懶的臉,頓時讓我十分厭惡。說實話現在一線城市裡的白領人群大多修養還是可以的,上下班的地鐵里,大多衣著整齊,安靜地玩著各自的智能手機。即便是夏季,公共場合經常能看到長袖襯衫正裝的男生,頭上冒著汗,袖扣依然扣得好好的。是的,很多時候你都能看到時代的進步,人群修養的提高。唯一的例外是政府機構,在那裡,你依然可以看到20年前的臉色,感受到20年前的態度,彷彿這些年中國各方面巨大的進步就沒光顧過那裡。
我有時會想,這政府機構裡面到底是怎麼樣一種生態,能把一群群高校分配進去的年輕人調教出跟多年前的大爺大媽一樣的作風,而且多年不變呢?那次碰到了一個數年沒見的老朋友,在某部位的機關里工作,在我們圈外人看來,算是政府核心機構了。一巡酒飯後,朋友開始了訴苦,說起他們機關里的很多事情,幾次把我說得目瞪口呆。印象最深的,朋友說他們機關里的同事大多各有背景,誰見了誰都是臉上假笑心裡暗提防,絕對不會說一句真心話,絕對不跟機關里的人交朋友,相互不留真實的微信。朋友被領導催了好幾次,無奈之下註冊了一個從來不用的微信,算是給科里交差了。人際關係相互傾扎十分複雜,這裡就簡單地說其中一個。A是局裡某處的處長,苦熬了很多年才到這個位置,工作能力一般但還算是個踏實做事的人。B是新調來的副局長,算是A的上司,此人頗有心機,有自己的很多計劃。C是B以前部委的下屬,幾個月前被掉過來放在A的下面做副處長。隨後的幾個月,圍繞A和C之間的勾心鬥角、明槍暗箭讓科室里所有的人措不及防又不知所措。C絞盡腦汁要把A搞下去,A使出渾身解數保自己的位置並想把C趕走。C對A最後採用了盯梢、偷看個人筆記等各種方法,終於搞到了對A不利的材料。A心力交瘁,加上心裡明白C後面有副局長撐腰,索性請長病假回家休養。C順利成章變成了科室領導,B的心腹。有一次,A在家裡真的生病了,科室的幾個老同事念舊前去探望。臨行前,大家統一口徑說千萬不要說起C的事情,免得尷尬。結果在A家裡聊得正歡的時候,其中一個腦殘的同事居然一不小心提到了C的名字,A當時跟幾位同事聊得還不錯,臉上也掛著笑容,突然聞聽C的名字,頓時臉色慘白、額頭汗都下來了。幾位同事嚇得不輕,匆匆告辭了。朋友說起此事,心有餘悸地對我說,你看我們這機關里跟文革的時候有什麼區別嗎?毫無區別啊,依然是人擠人、人斗人啊!奉承拍馬、拉幫結派、勾心鬥角、明的暗的都來。還說B領導其實是小地方上來的,工作能力很差,但就是喜歡拍馬屁聽話的,工作能力強的年輕人根本不受器重,因為領導嫌他們太聰明不好管,領導喜歡能力差的聽話的。朋友最後說,國家一直在說要降低行政成本、減員增效,其實如果真的這樣做,我們這個部門應該全部裁撤掉,因為我們的工作就是成天根據領導的意思杜撰各種報告,明明是政策允許的事,沒有關係我們不給人家做;明明是政策不允許的事,我們在政策的條款里打擦邊球,故意曲解政策,依據領導的意思做出來,讓領導順理成章寫個同意。朋友說,其實如果我們的政策制定得清晰和可執行,大家做事都依法依規,那我們這個部門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哪一天我們這個部門撤掉了,就說明中國的行政機制真的進步了。
我以前曾經寫過,我對本屆政府高層的一些提法其實是相當支持的。比如李總理提出的減員增效、政府過緊日子、去庫存降槓桿,不搞大水漫灌等,我都非常支持。可實際中,我們也看到執行效果並不好,於是我常想,我們行政層面的中層幹部一定是有問題的,至少是能力效率都比較差,無法忠實地貫徹執行高層的意圖。聽了朋友對他們部門的描述,我更堅信了這個判斷應該是對的。這幾年的很多讓人是啼笑皆非的新聞也證實了這一點。
比如,外逃第一名的溫州市副市長楊秀珠,媒體報道她“是一個典型的流氓式的官員,作風粗鄙野蠻,為人粗魯,髒話連篇,開會時常常張嘴就罵我*****娘”;被反腐女俠趙紅霞睡倒的重慶市官員雷政富,當地商人對他的印象是“粗魯、缺乏修養,很猥瑣”;總後副部長谷俊上,媒體對他的報道是”不學無術,人品極差,離了稿子都不會說話“,等等。跟朋友長聊之後,我對國內政府行政機構有了更多的認識,因而對楊秀珠之類的人為什麼會升到高位也多了很多理解。用我朋友的話來說,在這個機構的氛圍里,只有兩面三刀、奉承拍馬、心口不一的人才能升得上去,正直想做事的人是難有出頭之日的。一番話聽得我十分地感慨,感慨在習大大李總理這一層好領導和老百姓之間,隔著這麼一厚層幹部。
在國內住久了,能總結出很多規律。比如說,規律一,媒體經濟版的頭條,十有八九關於房地產,一會地王,一會限購,全世界沒有一個其他國家像中國這樣,整個經濟的生態似乎都圍著房地產在轉。街道上的各種店面的種類明顯在減少,唯一增加的是房產中介。高通脹和巨大的泡沫下,只有他們還在生存和擴張。每次看到那一群中介工作人員那顯然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未開化的臉,聽著他們有著明顯邏輯和詞語問題的講述,深深地擔憂著這個行業的生態。這是什麼樣畸形的一個行業啊?大量僱用著在其他行業無法生存的低文化低技能的農村進城人員,連蒙帶騙,做假合同假貸款,騙購捂盤,用盡市井之技,借著人類歷史上少見的資產泡沫,硬是撐起一個暴利的行業,把無數實體業的生存空間擠壓殆盡。
再比如,規律二,晚飯後打開電視,隨便切換幾個台,總有一個台在播抗日劇,王寶強和他的同事們在橫店奮不顧身、浴血殺鬼子。王寶強的事件把演員這個暴富的行業更多地暴露在人們的眼前。這又是一個什麼樣畸形的行業啊?不需要多少文化,不需要多少創新,更不需要文化的沉澱和理性的思辨,只要玩玩潛規則,搞搞投資方,拍點抗日劇或者宮廷戲這種安全的戲碼,到資本市場講講故事,就能造一個個的億萬富翁。說實話,撇下金融業這個平民階層玩不到的行業不說,現在中國也就房地產和演藝界蓬勃興旺,其他行業不是苦撐就是凋零,包括電商,許多也是只賣吆喝不賺錢。
一個國家長期在一種制度或理念下經營,時間長了便具有一定的特質,就像一個人有了性格一樣。如果你閉上眼睛,把中國這個國度從經濟生態上想像成一個人的話,你大致能感受得出這個人的樣子。沒有歷史,不需要文化傳承,也不歡迎歷史思辨;沒有腳踏實地的實幹的精神和創新的土壤,實體行業大多凋零;虛擬經濟虛火日盛,全民投機玩虛的;不需要博士碩士,不需要海龜,農村來的初中生就能撐起房地產業、演藝業,要那麼多讀書人幹什麼呢?一手賣地,一手印鈔,就能帶來20年的繁榮。農民工去工地造房子,農村生去街面賣房子,老闆有錢了炒炒基金信託,每年拿它30-50%的紅利,有錢了包幾個外圍女,投資個抗日劇,順便嫖嫖小演員。這樣的日子,真是什麼都齊了。是
的,這是我看到的那個表徵中國經濟體的人,這是一個浮誇、虛無、不學無術、好大喜功的人。這個人的特質,透著既得利益階層的喜好。
10月1號人民幣加入SDR之後沒幾天,管理層終於按耐不住了,開始了大貶。從10月1號的6.67左右,一路貶到21號的6.76左右,相當驚人的速度,眼看6.8那個重要關口指日可破。9月份結售匯的逆差為1897億元人民幣(約284億美元),反映了市場上大量人群在拋出人民幣購入美元。國家硬撐了好幾年的外升內貶的人民幣,終於走上了外貶內貶的軌道,算是向人民幣的真實價值回歸。這些年,管理層印鈔印上了癮,充分品嘗了收取鑄幣稅這個權力帶來的巨大快感,人民幣完全進去了無錨印鈔的狀態。普通老百姓也真實地體會了一下政府多年不斷印鈔,手頭貨幣連年貶值的滋味。我相信一些特殊階層的人這些年是很爽的,權力加上貨幣,抵過體制、身份、雙軌制、批文、票證等以前一切分割財產的方法,只要印鈔,就可以不知不覺地把別人勞動的成果分到自己的口袋裡去,真是一件太美好的事情。如果不是印新鈔還舊賬,如果不是吃財政飯的人那麼多,如果不是國企賠錢那麼多,如果不是把生產資料成本抬得那麼高了,我們怎麼會有今天人民幣大幅貶值的日子呢?只可惜,空手道的好日子到頭了。
展望中國未來10年的經濟形勢和周邊形勢,基於我在國內所見所聞及分析,作以下預測,供大家一樂:
第一,國家必須把生產要素成本迅速降下來,否則實體經濟要死光了,可又不能讓房地產大跌。方法是採用退三進一的方法繼續貶人民幣,一邊貶,一邊迷惑百姓,控制換匯,減少外匯流出。估計2016年底會貶到6.9,2017年會貶到7.5,2018年內會貶到8.3。同時適度調整房地產降價。
第二,外匯控制愈加嚴厲,面向居民、企業的結售匯制度會進一步控制起來。為了保持人民幣在國內的相對穩定,必須割裂人民幣對外匯的關係。中國全面走向關起門來自己玩的狀態。進出口的通道被國家收編和重新控制,進口商品價格會變得昂貴,包括進口食品。相對於國際水平,中國老百姓的經濟收入開始下降,生活水平相對停滯或下降。
第三,外企繼續撤離中國,投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民企也日漸式微,國有經濟的比重進一步增大。中國全面向改革開放之前的經濟結構回歸,即國有經濟占超級壟斷地位,佐以份額很少的外企和民企在少數領域生存。大鍋飯,供銷社之類的概念會以某種方式回歸。美元、優質食品、部分物資開始緊張,權力開始控制這些資源,重回雙軌制。過去20年外資企業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的精通外語的白領人才,這一類技能在未來用武之地有限,要麼移民西方國家,要麼回爐重新做人。
第四,中國周邊的安全形勢不斷動蕩,戰爭的陰影在游弋。圍繞朝鮮半島的局部軍事衝突終於擦槍走火,中國的股市、匯率聞訊大跌,沿海城市房地產價格震蕩。部分與國民經濟緊密相關的行業開始走向軍管,比如通信,石油之類。軍隊幹部和國家機關幹部又開始成為姑娘們擇偶的首選。
第五,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逐漸變得只剩下一駕半,即消費和半個基建。GDP降低到3-4%的範圍,房地產稅開徵,地方政府到處尋找稅基,百姓怨聲四起。政府為了平息民怨,拿一兩個大房地產開發商動刀,查出他們偷稅漏稅,虛報業績、捂盤騙貸。個別演藝圈風頭太過的明星也被查處,以平民眾對於過於招搖的暴發戶的怨恨。
最後,我想對各位還在猶豫、計劃或憧憬海歸的北美華人真心地進一言。海歸的最佳時機是2003年-2011年左右這段時間,2011年-2015年屬於雞肋期,還湊合。現在,海歸的窗口已經關閉,國內的經濟形勢大變,各位朋友的學識經驗在國內市場已日漸顯得不適或多餘。請大家珍惜在北美安靜平和的生活,放棄海歸的計劃或憧憬。
海歸這一波歷史大潮,已經過去了。
來源:CEOworld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from 澳洲新聞網 » 情系中華 http://ift.tt/2eKS3Ok
via
IFTTT